公司上半年利潤降幅超過行業均值。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平板玻璃和純堿業務,上半年毛利率2.11%,是公司上市以來的最低值,其中玻璃和純堿毛利率分別為2.98%和-
1.15%,收入降幅13.94%,低于行業平均值,凈利潤虧損1.23億,同比下降190.15%,遠超過玻璃行業平均降幅值118.5%,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相對可比公司,公司擁有上游原材料純堿,而純堿利潤降幅更大;二是上半年公司三項費用同比增長20%,管理費用更是增長48%。
玻璃行業近期出現小幅回暖,公司庫存下降。玻璃行業在今年3月、4月到達低谷,4月浮法玻璃價格57.94元/重量箱,為近5年以來的最低值,行業不景氣使得停窯冷修率不斷提高,6月最高達到21.3%。玻璃行業供給端的下降與下游需求環比有所復蘇,近期玻璃價格出現底部小幅回暖,10月初玻璃綜合指數達到1100.89點,比今年3月最低值996.85上升10.4%,玻璃信心指數1240點,比最低值大幅回升25.8%。玻璃庫存也在下降,根據建材信息網統計,8月重點聯系企業庫存量環比下降超過5%,產銷率為105.33%,表明下游需求在回暖。公司層面也能感受到,目前庫存量相比之前有較大程度下降。
精耕細作,挖掘成本下降空間。公司在2011年已經把本部生產線所耗燃料已經全部改成天然氣和城市煤焦氣,相對于重油價格,天然氣和煤焦氣價格相對比較穩定,改造完成后燃料成本占比下降10個點以上;今年,公司本部玻璃生產線安裝的余熱發電設備已正式投產使用,發電成本0.55元,比外購電價降低21%,單位電力成本占比下降1-2個點。
預計三季度仍是虧損,四季度有所好轉。由于玻璃提價主要是9月以后,我們預計9月份以后玻璃行業開始盈利,認為公司三季度業績不會有太大改善。另一大業務純堿價格目前還處于下降通道中,成本與價格倒掛,輕質純堿不含稅價格1200元/噸,公司純堿完全成本在1400元,每噸虧損近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