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增長緩解產能過剩中國玻璃制造行業已經經歷了數年的產能過剩.但是根據我們在南玻( 0012:SZ)和信義玻璃(868:HK)的調研中和管理層交流發現盡管全國水泥庫存水平已經連續12周上升,但是其增速相比全國產能的增速較緩。這顯示下游的需求較為合理從而緩解了產能壓力,雖然玻璃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還要經過數年才能解決。
環保要求提高生產成本玻璃的生產成本長期來看處于一個上升的通道中,主要由于兩方面的原因:1)玻璃生產原材料石英砂的供給緊張;2)燃料成本處于上升趨勢。根據最新的環保要求,河北地區的新浮法玻璃生產線要求以天然氣為燃料。這將使得玻璃的生產成本提高200元/噸。不過實行尚需一定的時間,由于河北地區天然氣輸送額度及管道并未建好。但是南玻和信義均已經對絕大多數玻璃生產線采用天然氣。
自建比并購更加可行據南玻和信義的管理層表示,大型玻璃生產商通常選擇自建而不是購買現有生產線因為新建生產線相比于現有線具有成本優勢,特別是那些廠家樂意出售的盈利能力較弱的生產線。因此,我們認為玻璃行業的供需格局改善將更有賴于落后產能淘汰和大型生產商的自生式市場擴張。
對2014年玻璃需求較為樂觀南玻和信義的管理層均對2014年的水泥需求持較為樂觀的態度。工程玻璃的需求方面,管理層預計房地產在建面積將有溫和的增長,加上房地產建筑的消費升級(例如一些原來僅用一層玻璃的地方現在升級用雙層玻璃),這將使得來自房地產的玻璃需求將有較為合理的增長。光伏玻璃方面,管理層預計隨著光能組件價格的下降全球光伏組件的需求將會增長。實際上自從2013年8月政府的新能源補貼政策發布以來,管理層看到中國光伏玻璃需求增長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