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期貨市場的火熱,玻璃現貨市場也感受到了一些“年味”。不少流通企業加緊了備貨步伐,前期一直“按兵不動”的沙河地區的企業,如今也紛紛加入到冬儲的隊伍。這樣的舉動令市場對節后迎來“開門紅”行情有著較好的預期。
同其他品種一樣,玻璃市場每年都會出現冬儲現象。不過,2013年年末,玻璃市場出現了較為罕見的“暖冬”行情,除了東北地區的冬儲如期進行外,其他地區貿易商大規模囤貨的意愿并不強烈。尤其是作為玻璃價格風向標的河北沙河市場,自去年12月份以來,一直隨行就市,按需采購,絲毫沒有表現出冬儲的舉動。
“在經歷‘暖冬’后,玻璃現貨價格開始承壓,在短短的兩周時間內,沙河5mm玻璃均價下跌了56元/噸,而2013年10月初到12月底的三個月時間內,沙河玻璃僅下跌了20元/噸。”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張馳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現階段,全國主要地區的玻璃價格基本處于周期性底部。
按照季節性規律,春節前是傳統的淡季,天氣寒冷和工人放假造成實際需求減少,玻璃生產企業大多會采取優惠措施進行促銷,今年也不例外。在中國玻璃信息網營運總監陳小飛看來,近期沙河玻璃價格的調整,一是對其他地區價格下行的回應,二是在清理庫存,給加工企業和貿易商一定數量的低價玻璃,便于回籠生產資金。
面對價格的調整,沙河地區經銷商和加工企業提貨積極性有所增強,玻璃生產企業回籠資金效果明顯。河北大光明集團嘉晶玻璃有限公司期貨部負責人武延民坦言,目前沙河地區經銷商和下游客戶正處于節前存貨的過程。據他介紹,由于前期價格較高,大部分經銷商和加工企業原片庫存不足,在價格低位之時,補庫勢在必行,目前看生產企業的原有銷售計劃也基本達到。
“貿易商一般會在春節前補一些庫存,以應對節后的需求。”上海杉杉貿易黑色建材事業部總經理沈鈞表示,房地產的需求增長導致今年沙河地區玻璃價格比上年同期高了約100元/噸,而2014年房地產供應量將繼續增加,鑒于目前國內玻璃下游的低庫存現實,此次冬儲仍有利可圖。
玻璃現貨市場最困難的時期接近尾聲,現貨價格下跌空間非常有限。在張馳看來,隨著春節后北方天氣的逐步轉暖,玻璃需求將再次被啟動,現貨生產企業在逐步消化掉春節前后積累的庫存后,可能會啟動新一輪提價。屆時,貿易商將實現冬儲目的。